繼上回的「莎姆雷特狂潮版」,這是第二次看屏風劇團的戲,
上回看劇是笑到噴淚,這回則是走出戲院都還因感動而噙著淚水,
佩服李國修這樣深刻的刻劃出大時代底下,苦難中成長的生命,
也佩服屏風劇團的舞台設計,不論是燈光或佈景,氛圍都控制的無可挑剔!
今年滿20歲的屏風劇團,請繼續加油!
繼上回的「莎姆雷特狂潮版」,這是第二次看屏風劇團的戲,
上回看劇是笑到噴淚,這回則是走出戲院都還因感動而噙著淚水,
佩服李國修這樣深刻的刻劃出大時代底下,苦難中成長的生命,
也佩服屏風劇團的舞台設計,不論是燈光或佈景,氛圍都控制的無可挑剔!
今年滿20歲的屏風劇團,請繼續加油!
每次晚上去看真善美的電影,
總有”包場”的感覺,但這回去看紀錄片「醫生」,
總算比「陽台前的夏天」多了一些人…
原以為這又是部會令人飆淚的紀錄片,
上週六第一次進紅樓看劇,
在復古的建築,看金枝演社演出復古的台語劇「浮浪貢開花」,
真的特別有味道!
上一次看金枝演社演出「祭特洛伊」時,
演出地點也很特別,他們選在滬尾炮台,戶外的環境彷彿跟著劇情呼吸,
去看了「世貿中心」,
雖然,在買票的時候,有一個"好心人",
雞婆的勸我們不要去看,
「聽說是很悶的一部片耶!還是神鬼無間會精采一點」他說。
不過,我這個人就是固執,
上週,不知後腳跟為何狂痛,
每走一步,後腳跟就會發出一種怪聲,
像是沒有上油的機器硬要工作的聲音,
那種聲音從腳的地方遠遠的傳上來,真的很詭異!
去光點台北看了「奇蹟的夏天」,
深深覺得台灣的紀錄片越拍越好了,
不只是內容,還包括畫面的處理,
都比之前的「生命」、「無米樂」來的成熟很多!
戀愛中的人果然都是呆呆的,嘴角掛著掩藏不住的幸福,
一個小動作,一個小東西,就可以笑很久很久…
那樣的開心與滿足,真是很有感染力!
讓我忘了自己加班到10點的疲憊,忘了自己有些孤獨,
不用什麼好笑的笑話,不用談什麼有深度的話題,
今天NYTC的討論主題是Baby shortage的問題,
根據紐約時報的報導,
(Written by Amanda McBroom)
Some say love, it is a river 有人說,愛是一條河
That drowns the tender reed 會把柔嫰的蘆葦淹没
Some say love, it is a razor 有人說,愛是一把刀
That leaves your soul to bleed 終將讓你的靈魂淌血
Some say love, it is a hunger, 有人說,愛是一種渴望
An endless aching need 一種綿延無盡、痛苦的需求
I say love, it is a flower, 可是我說,愛就像一朵花